從中秋、國慶到元旦、春節,是速凍食品行業的傳統旺季。在企業的年度成績單中,第四季度營收往往占據最重要的地位。每一年,凍品廠商都要全力迎戰旺季。
不過,市場環境不斷變化,每年廠商對于旺季市場的感受與措施也有所不同。尤其在經歷了2023年上半年的“大卷”之后,拼“有限需求”成為主流,這個旺季業內都有哪些動作?
本報記者 劉圣蓉/文
廠商火力全開 活動多、新品多
前幾年受特殊因素影響,凍品廠家在旺季來臨時組織大型經銷商活動的不多,主要精力放在抗疫保供以及做好渠道服務等方面。今年各廠家幾乎都“火力全開”,經銷商會、企業周年慶等各種活動都很多,同時有一大批新品亮相。
成都某餐飲渠道大商鄭先生告訴冷凍周刊:“最近幾個月,商務宴請類的宴席比較多,這方面的產品銷量不錯。”
針對目前的市場行情,安井食品相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市場整體呈現啞鈴結構,高端產品增長的同時,低端產品也在逐步修復,公司認為目前的市場并非簡單的升級或降級,而是消費分級。據了解,目前中高端火鍋料在安井公司內部的增速依然高于平均增速水平。繼續加強高端布局,也成為安井下一步的重點戰略。
近期,安井食品在全國范圍內召開了5場經銷商新品推薦會,以“串烤啟航,高端稱王”為主題,闡述公司接下來的戰略重點:串烤方面進一步覆蓋燒烤類消費場景,高端產品方面完善BC兩端中高價格帶,進一步把握高增長的細分賽道。
梳理產品線,并不斷擴充產品矩陣,也成為不少企業的共同動作。比如,三全、思念、安井等多家巨頭企業,今年都新增了牛羊肉卷類產品,海欣食品則新增了魷魚須等產品,助力火鍋季。
此外,不少廠家的預制菜肴產品也進一步擴充。比如安井就上馬了牛蛙、美蛙魚頭鍋等菜品,海欣新增了鮑魚燜什珍等港式盆菜產品。
除了全品類發力,聚焦單品做特色也成為不少中小企業的玩法。比如,福建水手食品在10月20日的經銷商聯誼會上,就以“中國鮑魚福袋領鮮者”為主題。其相關負責人介紹,未來也將圍繞“鮑魚+”系列進一步完善產品品類。
只升級不漲價,拼“有限的市場”
剛剛過去的10月份,上市公司三季報密集出爐。其中,大多速凍食品上市企業,尤其是龍頭企業的營收與利潤均表現不錯。
比如,安井食品前三季度營收102.71億元,同比增長25.93%;凈利潤11.22億元,同比增長62.69%。千味央廚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13.28億元,同比增長28.88%;凈利潤9427萬元,同比增長35.29%。然而,巨頭業績亮眼主要凸顯了強者愈強,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在壯大。但整體大環境并沒有發生明顯改變。
廣西凍品商陳先生介紹:“中秋、國慶那段時間生意還可以,現在一般般。”主要原因在于下一級市場生意不好,餐飲渠道稍微好一點,但流通渠道整體都不理想。
經銷商的感受是這樣,到廠家層面也是如此。某企業業務負責人透露:“這兩三個月,很多廠家的業務都在到處跑市場找客戶。今年旺季的業績壓力比較大,靠原有客戶很難完成,只能盡量再多找一些客戶來實現增量。”
不過,陳先生則表示:“這個時間點了,經銷商再接新品牌也不好做,市場不好推廣,做起來比較費力。”
以往每到旺季,“漲價”總會成為熱詞。不管真漲還是雷聲大雨點小,發布漲價通知在促進經銷商多訂貨,營造旺季熱烈氛圍方面,都會發揮比較大的作用。不過今年關于“漲價”,可以說在速凍食品行業靜悄悄。
一位火鍋食材經銷商介紹:“9月份的時候,很多廠家的毛肚都調價了,一斤產品上漲1-4元。”而大多數速凍食品,“也就幾個大廠喊漲而已,其實也沒漲。”
事實上,“提質不提價”則是不少企業面對當前市場內卷的主要措施。
秦皇島雙合盛食品總經理張全利就明確表示:市場內卷≈企業沒招數了!所以全線質量升級不漲價,創新產品不斷推出才關鍵!河南一口福食品的芝士焗系列,也推出了不減量不漲價的政策。某品牌雞爪則喊出了“雞爪漲價,虎皮雞爪不漲價”的口號……
新廠持續投產,競爭愈加激烈
最近幾年來,在異地建廠實行“銷地產”的廠家也越來越多。因而,新工廠投產已經成了常態。
進入下半年,新廠投建動作依然不減。10月下旬,荷仙集團新廠就在江蘇寶應正式開業。新廠規劃用地100畝,其中本次投產的一期工廠年產能15萬噸,全部達產后年產值25億元。
位于河南湯陰食品產業園的福建其亮集團河南工廠也已啟用,設計年產10萬噸速凍食品、預制菜肴等產品。新廠上線之際,其亮食品將全國多地的營銷經理召集到新廠,為企業翻新篇做好市場方面的準備。
產能擴大,用工需求自然增加了。
普工方面,比如新鄉富元食品因新建第二生產基地,目前正大量招工,其中車間普工需求達200人。
海霸王食品近期也在多個平臺發布招聘信息,需求為市場部和企劃類崗位。其相關負責人介紹,目的是配合公司壯大市場部編制和質量,以便更好地服務客戶和市場。
作為速凍食品龍頭,安井集團在安徽、河南、江蘇等多地都展開了校園招聘,涉及機電、電氣、自動化、化工、食品科學等相關專業,為各地的安井工廠儲備和補充人才。
當越來越多的新產能逐漸投產,市場競爭必然更加激烈。但從品類看,做全品項的企業、聚焦單品的企業,還有跨界入局的企業,當它們同臺比拼,誰能從中脫穎而出,還是未知數。
我要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