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安全是一項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“民心工程”。2015年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》進行了第十四次修訂,目的就是為了保障人民能夠吃上健康、安全無污染的食品。
6月27日,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“一切為了人民健康——我們這十年”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新聞發布會,就十八大以來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工作的進展進行了介紹。會上,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司長劉金峰表示,截至目前,我國已經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419項,包含2萬余項指標。
食品安全是一項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“民心工程”。2015年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》進行了第十四次修訂,目的就是為了保障人民能夠吃上健康、安全無污染的食品。
6月27日,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“一切為了人民健康——我們這十年”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新聞發布會,就十八大以來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工作的進展進行了介紹。會上,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司長劉金峰表示,截至目前,我國已經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419項,包含2萬余項指標。
近年來,按照“最嚴謹的標準”要求,國家衛生健康委完善了以風險監測評估為基礎的標準研制制度,建立了多部門多領域合作的標準審查機制,持續制定、修訂、完善食品安全標準。
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涵蓋范圍十分廣泛,貫穿食品生產的全鏈條以及各個環節,保障了包括了兒童、老年人在內的全人群的飲食安全。標準體系框架科學合理,在符合國際通行做法的同時又能契合我國居民膳食結構。
劉金峰還指出,“吃得安全”和“吃得健康”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。 對于十八大以來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,他表示一是全面打造最嚴謹標準體系,吃得放心有章可依;二是著力強化風險監測評估能力,及時預警維護健康;三是主動踐行大食物觀,助力“吃得安全”向“吃得健康”提升。
據了解,我國十年來組建含17個部門單位近400位專家的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,堅持以嚴謹的風險評估為科學基礎,建立了公開透明、科學權威的標準研制制度,以及全社會多部門深入合作的標準跟蹤評價機制。在風險監測方面,也達成了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監測高達99%縣區的覆蓋率,食源性疾病監測已覆蓋7萬余家各級醫療機構。接下來,還將大力推進國民營養計劃和健康中國合理膳食行動,繼續為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保駕護航。
我要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