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關于水果價格上漲的輿論不絕于耳,“水果自由”一詞更是頻上熱搜。金秋九月,是蘋果上市的季節,由于霜凍等自然災害的影響,不少蘋果主產區減產,導致了今年蘋果價格直線上升。不難發現,國內蘋果產業面對自然災害時的風險承受能力較低。那么,蘋果企業該從哪些地方入手進行轉型,提高抗風險能力呢?
建造冷庫提高貯存能力
冷庫是于
制冷設備的一種,它能對乳制品、肉類、水產、禽類、果蔬、飲料等各種食物起到恒溫恒濕貯藏。就目前來說,我國冷庫的建設數量還不是很多,蘋果產業中的看冷庫數量自然也偏少。增加冷庫的建設有助于我國蘋果產業增強貯存能力,拉長銷售鏈,提高對生產風險和市場波動的應對能力,維護果農利益。
從2011年至2016年期間,我國冷庫市場獲得了迅猛的發展,冷庫保有量增長了1.5倍。根據公開數據顯示,我國冷庫市場中,高溫冷庫、中溫冷庫、低溫冷庫以高溫庫、中溫庫、低溫庫及超低溫冷庫保有量分別為972萬噸、1,186萬噸、1,282萬噸和36萬噸。
但與發達國家相比,我國冷庫的建設數量還是有較大差距。冷庫建設成本很高,除了政府的投資,也需要企業對冷庫建造進行合理的規劃,降低建設成本。例如利用舊倉改建冷庫,部分城市地價昂貴,加之冷庫建設周期較長、成本高,建設冷庫在資金和時間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難,而舊倉改造既能省投資,且周期短,能降低企業成本。
深加工鞏固產業鏈
業內人士表示,近年來,蘋果產業一直發展穩健,產業鏈不斷完善,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。比如,果品企業普遍存在加工增值能力弱等問題,缺乏果醋、果酒、果脯等深加工項目。我國蘋果產量巨大,但主要以鮮食為主,深加工量微乎其微。
蘋果深加工有助于實現產品附加值的進一步開發,助力產業轉化增值,形成新的產業鏈條,增強產業抗風險能力,蘋果產業持續向標準化、規模化轉型。近些年,隨著殺菌技術、真空冷凍干燥技術、超微粉碎技術、萃取技術及相關設備等在果蔬加工領域的普遍應用,水果深加工日趨多元化,其帶來的經濟效益也越來越高。
山東舊店蘋果在當地經過深加工后,搖身變成的果脯、果干產品,成本為6元一斤的蘋果經國清洗、干燥等深加工設備加工后,出口國外,每斤能利潤能上升到60多元。 同樣位于山東的棲霞市擁有果汁、果醋、蘋果脆片、果酒、果脯等果品深加工企業20多家,年加工能力14萬噸以上,擁有果品商品化處理流水線975條,年處理能力100多萬噸,年出口量15萬噸,實現了經濟利益的大幅增長。
小編結語:隨著居民對新鮮水果的消費需求擴大,蘋果產業發展迅猛,順應市場和潮流本無可厚非,但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。蘋果企業還需在建造冷庫和提升深加工水平的支撐下,來提高行業抗風險能力,擴大市場的同時,也會讓種植戶獲利更多,從而形成良性循環。
我要評論